焊接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小到手机电路板微米级零件的精密连接,大到船舶、航天空间站的龙骨桁架组合,无一不闪烁着焊接工艺的智慧火花。
在6月17日举办的“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上,现场人潮涌动,展品百花齐放,近百家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公司能够带来了琳琅满目的智能焊接解决方案。
作为协作机器人普及者、新场景应用开拓者,法奥机器人携新一代焊接协作机器人本体及解决方案,以
为主题,向全球焊接从业者展示了基于AI的全系列智能焊接方案,以及“打磨-焊接-切割”全工序解决方案。
据了解,新一代焊接协作机器人FR3WMS、FR3WML专为焊接而生,针对复杂多变的焊接场景,采取了轻量化设计,本体自重分别为10.5kg~11kg,相比上一代产品自重降低了30%~50%,单手就可以实现在焊接作业现场的拖拽、移动部署。
FR3WM系列末端支持360°旋转全向焊接,逐渐增强焊接作业的易用性和现场适应性,同时在每一个关节上采取了安全碰撞等级的设定,确保在触碰发生的0.1s内能够及时响应。
。比如FR3WM系列机器人在智能化上实现了飞跃式进展,在传统免示教焊接的基础上,通过AI算法和智能大脑软件AIRLab的加持,能轻松实现自主识别焊缝、一键焊接的强大功能。
正是基于AIRLab这一自研全栈式AI智能离线仿真与编程平台,法奥焊接协作机器人实现了
AIRLab平台集成了3D视觉引导系统、六维力传感系统,以及各个专业领域应用的专家库和工艺包。基于AI深度学习技术和全局点云数据分析,AIRLab平台可以
预判焊接难点,自动匹配电流、速度、焊枪角度等最优焊接工艺参数,并采取对焊缝高度拟合的样条技术进行实时纠偏,将焊接精度控制在±1mm
法奥机器人在现场展示了面向船舶等多个领域的智能焊接应用,引来多位焊接从业者的火热围观。
在船舶、钢结构、汽车零部件等场景,焊接工艺复杂,工件差异化高、小批量生产需求多,依赖固定编程难以适应动态焊接场景,传统焊接方案存在效率和人工依赖瓶颈,影响交付周期。
法奥机器人面向以上特定场景,重磅推出了AIRLab免编程智能焊接解决方案,让船舶制造等行业的焊接作业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
该方案专为大尺寸、复杂空间焊接设计,结合定制化轨道,能轻松实现焊接工站的快捷移动。搭配法奥最长可达20m的推拉式焊枪设备,能轻松实现对船舶分段、钢结构框架、桥梁构件等大型工件长距离焊接的稳定送丝。
基于“手脑眼脚”的智能协同,智能焊接协作机器人能很好地解决多场景下的焊接一致性差和效率低等难题。据了解,该解决方案和FR3WM系列本体机器人已经在多家龙头船企落地应用。
伴随着计算机显示终端对免示教、免编程焊接的迫切需求,法奥机器人也展示了其近期发布的3D视觉免编程焊接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3D相机实时捕捉焊缝位置信息,无需提前建模,根据工件实时数据驱动焊接,自动补偿加工误差和装夹偏差,实现真正的“免示教编程焊接”。
法奥机器人展台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除了上述2大解决方案,法奥机器人还推出了移动式焊接、超大工件焊接、多品种小批量工件柔性焊接等方案,并在现场带来了柔性打磨机器人、焊接切割机器人等全工序解决方案,通过多工艺协同,为汽⻋零部件、3C电⼦、钢结构等⾏业提供⼀站式⾃动化升级路径。
近年来,焊接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在加速飞驰:从人工搬运到依托轨道自主移动焊接,从编程示教到柔顺拖拽示教,再到AI和视觉驱动下的免示教编程焊接,未来有望与焊接专用大模型进一步深度接轨,完成高度自主智能化焊接的能力进阶。
相比传统六轴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具备灵活性高、易用性强、总成本低以及快速部署的优势,适用于轻型和中型焊接任务,特别是在对精度要求比较高、负载比较小的应用场景。
得益于自2023年以来船舶、钢结构等行业的需求扩容,焊接协作机器人的市场应用同样在快速起量。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
2024年中国协作焊接机器人市场销量3056台,同比增长119.38%
2025年中国协作焊接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4650台,到2028年有望突破12000台
高工机器人了解到,虽然目前一批头部协作机器人厂商推出了智能焊接方案,包括
该全新焊接工艺包深度集成于法奥AIRLab系统平台,在完成对工件的扫描识别、焊接轨迹智能规划后,可以调动预设工艺参数进行焊接作业。
在焊接工艺包之外,法奥机器人还研发了三大核心焊接功能,致力于让焊接过程实现“零失误”。
比如焊丝寻位功能,在焊接过程中,通过焊丝电信号的变化,能确定工件在机器人坐标系下的实际位置;电弧跟踪功能能通过焊机返回的参数实时调整焊接轨迹,实时纠偏;中断恢复功能则可以让在机器人主动或被动中断焊接的情况下重新起弧,自动后退一段距离与停弧焊缝重新衔接,保障焊接质量。
得益于对卓越工艺的理解,法奥机器人已经赢得多家船舶、钢构领域头部客户的青睐。高工机器人在调研时了解到,2024年,法奥机器人在焊接协作机器人领域出货量已达到2000台规模,在焊接这一应用场景下,出货量位居于协作机器人厂商的头部位置。
得益于AI深度学习、焊接专用大模型、数字孪生、仿真模拟等技术的迭代,未来,焊接的终极形态可能不再是火花四溅的蛮力碰撞,而是如“机械舞者”般优雅的智能协作。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当轻量化协作机器人与AI焊接深层次地融合,柔性制造的边界会被逐步扩大,智能协作机器人将在更广阔的场景中突破,带来焊接行业效率的变革。